跨越一甲子 一“钻”天下闻

  1963年,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历经60年产业化,河南现在已经成为超硬材料大省。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的80%。

  在河南建设制造业强省的“蓝图”中,到2025年将建成千亿级先进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作为河南打造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跨越一甲子,河南金刚石产业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崛起,助推河南从基础材料大省迈向先进材料强省。

  走进郑州华晶,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该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人造金刚石及原辅材料、培育钻石饰品、设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其工业单晶的年产能21.4亿克拉,培育钻石年产能700万克拉,去年产值近10亿元。

  金刚石素有“工业牙齿”的美誉,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高温度高压力下,石墨结构会发生有序转化,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既具有工业品的属性,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必不可少;金刚石也有消费品、奢侈品、时尚品的功能,在时尚消费领域潜力巨大;此外,金刚石还在声光电磁热等领域都有优异的性能,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相比,两者化学成分一模一样,基本上没有差别。两者具有相同的超硬、耐磨、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郑州华晶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郑州人造金刚石产量达23.9亿克拉,立方氮化硼聚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超过80%。此外,我们的精密加工用超硬材料工具产量也占据了全国30%以上的份额。”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从合成大尺度培育钻石,到大尺寸硅晶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效精密切磨抛系列新产品,再到锻造型六面顶压机、高端超硬材料制品智能制造装备,郑州处于行业前列。

  近年来,在河南金刚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郑州崛起了郑州华晶、郑州新亚、联合精密、四方达、中南杰特等一批超硬材料企业。其中,四方达则是国内复合超硬材料领域首家上市企业。

  除了郑州,商丘、许昌、南阳等地也是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的重要产地,分布着力量钻石、惠丰钻石、中南钻石、黄河旋风等多家行业龙头和上市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每年产出工业级人造金刚石约120亿克拉,钻石原石超过600万克拉,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等地切割加工,然后发往欧洲、北美等区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介绍。

  谈及河南金刚石产业的起步和发展,绕不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以下简称“三磨所”)。在三磨所院内草坪上,厚重的岩石基座上矗立着一件金灿灿的“工业文物”,一台见证了我国超硬材料工业发展的“功勋压机”。

  “1963年,我们在北京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后来在济南打造出这台顶压机。”王光祖今年90岁,是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研制者之一。

  在首颗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后,为尽快过渡到工业生产,经国家科委批准,下达中试任务,由三磨所总负责,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负责研究制造符合金刚石合成条件的六面顶专用液压机。

  人造金刚石六面顶合成压机在山东济南试验安装成功后,就落户到了三磨所。随着这台“功勋压机”的问世,中国制造的“工业牙齿”逐渐锋利了起来,也为河南乃至中国超硬材料产业的全球地位奠定了基础。

  三磨所成立于1958年,现隶属于世界五百强的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内有中国超硬材料“黄埔军校”的美誉。业内有一种说法,全国一半以上的超硬材料研发创业人员出自这里。

  人造金刚石在三磨所实现工业量产后,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不断发生“裂变”,生产企业从三磨所辐射全国。经过数年的发展,生产的基本工艺慢慢的提升,产业链条持续拓展。

  目前,河南超硬材料规上企业约300家,上市公司7家,年出售的收益超过亿元的企业30家,形成了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核心、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为基础、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全产业链格局,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微粉、复合超硬材料、培育金刚石产量均占全国的80%。

  “自1963年诞生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河南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超硬材料主要产区和产业研发中心,拥有较为集中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全国乃至全球超硬材料产业中处于领头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河南金刚石产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其中,郑州三磨所多次取得技术突破,高精密超硬材料制品产量居全国第一;黄河旋风是目前全球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供应商;中南钻石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刚石制造商,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丘柘城县是全球最大的金刚石微粉生产基地。

  在国内厂商加快布局人造钻石产业的同时,来自海外的竞争不断加剧。印度是我国培育钻石的重要出口国,当前正大力扶持培育钻石产业,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据《印度时报》等外国媒体报道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负责的人介绍,印度计划将培育钻石产值的全球占比从目前的15%提高至2025年的30%,作为钻石切磨加工基地的古吉拉特邦,已免除了辖区内培育钻石企业未来5年的电力税。去年8月,印度国家银行还表示,开始向培育钻石生产商提供贷款,优先用于培育钻石生产设备的进口。

  中国金刚石产业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人造钻石领域。业内人士坦承,尽管中国金刚石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但在功能性金刚石领域的尖端研究仍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激烈市场之间的竞争,河南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正加快布局功能性金刚石前沿研究,黄河旋风用于半导体碳化硅切割的金刚石线锯跻身国际一流,培育钻石合成技术国内领先;中南钻石致力于金刚石半导体新材料研究,已制备出大尺寸超高纯金刚石半导体晶片和金刚石多晶散热薄膜。

  为保持在金刚石产业的优势地位,《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提出:“全力发展宝石级金刚石、高导热高透光率多晶金刚石等,加快金刚石聚晶、高端刀具等高端制品研发制造,加快原辅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协同发展,打造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目前,河南已将超硬材料产业链列为重点培育的28个产业链之一,由省委书记担任链长,计划到2025年建成先进超硬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

  在不久前河南召开的超硬材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超硬材料产业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集聚资源、攥指成拳,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更多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努力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王圣志 孙清清 牛少杰 唐健辉)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